组稿是按照选题设计发现、选择、组织作者落实作品创作,并通过与作者的沟通对选题进行优化的活动。在选题经过论证获得通过并列入选题计划以
组稿是按照选题设计发现、选择、组织作者落实作品创作,并通过与作者的沟通对选题进行优化的活动。在选题经过论证获得通过并列入选题计划以后,编辑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就是组稿,以获得合适的稿件。
(一)组稿的方式
组稿一般采取下列方式。
1.个别约稿
个别约稿是编辑直接约请作者创作稿件的组稿方式。这种组稿方式是最常用的,也是最主要的。
编辑可以采用信函、电话、传真、电子邮件、Q、微信等各种通信手段,与作者取得联系,提出约稿要求。最好是在征得作者同意后,选择适当的时机登门拜访作者或邀请作者来出版单位,当面就稿件创作问题进行洽谈。由于双方可以直接接触,因此可以谈得比较具体、深入。具体做法可视稿件的重要程度和编辑与作者的交往程度而定。
2.群体集稿
群体集稿是指出版单位通过有效的组织工作,约请一批有创作实力的作者撰写稿件的组稿方式,如向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学术团体等的作者群体组织稿件。有时是聘请有声望的学者担纲,由其协助出版单位物色和约请一批合适的作者共同完成稿件的创作。群体集稿有明确的作者。
3.社会征稿
社会征稿是出版单位通过一定的媒体或其他传播手段,向社会公开征集稿件的组稿方式。
使用这种组稿方式,一般是因为组稿的对象人数众多,分布广泛,一时尚无法确定具体人选。
(二)组稿的步骤
组稿需要依据选题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设计,选择能承担作品创作任务的作者,直至获得基本符合出版标准的稿件。整个过程一般包括四个步骤。
1.组稿的准备
为了使组稿取得预期的效果,编辑一定要作充分的准备:一是要深入研究选题,以便向作者充分展示市场的需求、选题的价值和设计的合理性。二是制订组稿方案,对于诸如向谁组稿、由谁组稿、交稿时间、出版时间、付酬标准等问题都要逐条写明,并经过一定的审批程序。
其中,“向谁组稿”即找作者(包括译者、原版作者),应特别重视。不仅要考察其与选题相关的学术水平、创作水平、文字表达能力等,还要了解其政治态度、思想水平等情况,以免给后续工作带来麻烦。
2.联系作者
当对选题的要求和作者人选有了明确、细致的了解之后,编辑可开始联系合适的作者。联系方式有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QQ、微信或请人引见等。如果编辑打算与作者见面而与作者并不熟识时,应该先与其预约,征求对方同意。
3.商讨撰稿事宜
作者约定以后,编辑要向作者全面介绍选题策划的意图和内容;帮助作者了解稿件的结构、体例;确定作者所要撰写的内容及各部分的篇幅;如需配图,向作者提出有关图稿的要求;约定交稿时间,等等。
4.确定约稿关系
与作者商讨好撰稿事宜之后,出版单位就可以用口头约定或与作者签订约稿合同的方式确定约稿关系,请作者正式开始创作。
(三)关注作者创作情况
在作者创作过程中,编辑要与作者保持联系,随时沟通情况。作者拟出创作纲目后,编辑要及时审读并与作者商量修改。有些项目,尤其是规模较大、多位作者合作的项目,需要作者试写部分内容,经研究、修改,形成“样稿”,用以规范作者的写作。
编辑不仅要注意作者的创作质量,而且要随时掌握作者的创作进度,督促作者按时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