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养编辑人员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这种职业道德是编辑人员在处理与社会、与作者、消费者及相关人员之间关系时的行为准则。编辑
道德素养
编辑人员必须遵守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这种职业道德是编辑人员在处理与社会、与作者、消费者及相关人员之间关系时的行为准则。编辑在道德素养方面的要求主要有:
1.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献身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编辑工作的“中介性”决定了他具有“为他人作嫁衣”的特点,因此,编辑应该是一个能够为他人服务,具有为社会奉献精神的人。编辑工作是一种传承文化、塑造人的灵魂的崇高而光荣的职业,它给人以职业荣誉感,但同时它也是很艰苦、很烦琐的工作。编辑通过默默的劳动把作者的劳动成果尽可能完美无缺地奉献给公众。
2.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编辑的对象是精神产品,具有教育人、影响人的功能,这就要求编辑要有一种精益求精、一丝不荀、严谨扎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在编辑过程中要严格检验,反复琢磨,认真加工,遣词造句通顺妥帖不可轻易放过任何一点微小的差错。
3.品位高尚、抵制粗俗、不媚俗、有骨气的职业操守。
编辑在大量的文化资源中寻找和选择最有价值的部分,经过向社会传播,影响人们的思想,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编辑的职业道德境界影响着编辑的选择行为。编辑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选择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积极健康影响、对人类物质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的作品,淘汰那些不利于社会进步、不利于陶冶人们情操的劣质作品,避免他们通过编辑的手流入社会,贻害大众。在任何时候都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绝不能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责任,传播“三俗”的内容,这是编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编辑职业道德的底线。
4.廉洁自律、热情真诚的工作态度。编辑在对待作者与消费者时,要以人为本,热情诚意地善待作者,尊重作者的劳动,维护作者的权益,积极推介年轻作者。文稿处理要及时,用则有据,弃之合理,一视同仁,以质论稿,稿件面前人人平等。
排除用稿中的不正之风,不收关系稿、人情稿,不以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