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知识问题
不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语法问题等是常见也是易发生的错误,即使有很深的语言功底和很高的文学素养,也可能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发生这些错误,并且自己不易察觉。查找这一类错误无疑是对校对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之一。
(二)技术性问题
技术性问题指的是由于作者不了解或者忽视出版物的相关规则而产生的错误和问题,或者说,是没有按照出版行业的专业技术要求创作原稿而产生的问题。如果作者仅仅注重内容的阐述而忽视出版行业的编辑技术要求,就会导致错误发生。这类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部分文字的逻辑关系比较混乱;文章或者全书的结构出现混乱;书写混乱,文章层次混乱;序号与编号不统一;注释上出现错误;等等。
(三)常识性问题
常识性知识的范围非常宽泛,比如天干地支、重要的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经典传颂的诗词以及基本的数理化知识等。有的知识对专业领域的人来说是常识性问题,而对于专业领域外的人来说可能一窍不通。不同的校对人员有不同的常识性知识,包括地理、历史、科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校对人员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也是有限的,并且各不相同。因此,一些常识性问题被发现的可能性也是依校对人员的知识水平而定的。因此,校对人员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将各个领域的常识性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善于总结校对过程中发现的各种错误,养成归纳和摘抄错误的习惯。
(四)公共准则
书稿的内容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符合道德规范和广大人民的利益,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中国梦”的要求。有些书稿出现以作者自身的利益和学术为中心,违反公共行为准则和超越道德底线的内容。比如,在引用他人的文献时不加以注释或者标明出处,存在抄袭的嫌疑。发现这些问题后校对人员须与责编沟通,由责编提请作者进行修改,注明文献数据的来源。这就需要校对人员能够充分发现书稿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保证自身的价值观、人生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出版物当中,发挥出版物对社会舆论和价值观的积极引导作用。